第四届全国物理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来源:

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第四届全国物理力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由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承办。会议主席、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教授,浙江大学杨卫教授,上海大学张统一教授,大连理工大学郭旭教授,以及来自全国近4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名青年学者和专家参加会议。会议主题为"物理力学在交叉融合与原始创新中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旨在促进物理力学与其他力学分支的深度交叉,激发原始创新,服务国家重大工程需求。

开幕式由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院长张田忠教授主持。首先,张田忠教授对各位专家和青年学者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随后,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万林教授代表学会致辞。他充分肯定了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在促进学科交叉、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郭万林教授指出,物理力学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时期,空天探测、能源材料、极端环境等领域对物理力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希望专委会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的紧密结合,推动多学科交叉与理论方法创新,完善青年人才培养体系。中国力学学会将一如既往支持专委会工作,为推动我国物理力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大会特邀杨卫教授、张统一教授、郭万林教授、郭旭教授等知名学者作大会报告。杨卫教授作了题为"超硬材料的塑性与断裂"的报告,系统研究了超硬材料在极端载荷下的塑性变形与断裂机制,揭示了其微观结构演化与宏观性能的关联,为超硬材料在高端制造与极端环境下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张统一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物理力学"的报告,聚焦人工智能与物理力学的深度融合,探讨了AI在材料设计、多尺度模拟与性能预测中的前沿应用,强调了数据驱动方法对加速物理力学发现的革命性影响。

郭万林教授作了题为"物理力学的前沿与挑战"的报告,全面梳理了物理力学在新材料、新器件与极端环境下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展望了学科交叉与原始创新的未来方向,鼓励青年学者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郭旭教授作了题为"力学隐身结构与拓扑超材料优化设计"的报告,介绍了拓扑优化与机器学习在超材料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展示了力学隐身结构在声学、热学等领域的潜在价值,为多功能材料与结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张田忠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助华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刘益伦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玉丽教授主持了上述大会报告。

本次会议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30余名优秀青年学者作学术报告,会场交流热烈,学术氛围浓厚。与会学者围绕物理力学的未来发展形成了重要共识,作为力学前沿分支,本学科应持续深化基础研究与应用实践的融合,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技术,以提升国际影响力,并增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全国物理力学青年学者提供了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学科交叉与创新合作,展现了我国物理力学领域的蓬勃活力与未来潜力。

5072b5beb83276893416b0e9b7da11b9.jpg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25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