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爆轰前沿与安全性专题研讨暨爆轰专业组会议在崇左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15日    来源:

为进一步促进爆轰前沿与安全性研究问题及发展趋势的深入研讨,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2025年9月26日至29日,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2025爆轰前沿与安全性专题研讨暨爆轰专业组会议”在广西崇左顺利召开。

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吴强研究员,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胡晓棉研究员应邀出席。来自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十余家高校与科研院所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由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胡建波研究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谭多望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段卓平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爆轰专业组组长、北京理工大学刘彦教授,爆轰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傅华研究员联合主持。刘彦教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副所长郑贤旭研究员、吴强研究员分别致辞。

刘彦教授在发言中指出,爆轰学科专业性强、研究深入,在国防科技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他回顾了近年来专委会坚持每年举办两次研讨会的历程,强调了持续交流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

郑贤旭研究员结合阅兵活动中爆轰领域专家参与的武器装备建设成果,呼吁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迈向更高水平。

吴强研究员对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爆轰专业组在服务国家安全、支撑经济建设和推进前沿探索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围绕“勇担使命、深化合作、共筑基石”的会议主题,他鼓励与会学者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加强交流、勇于探索,不断开拓学科新境界,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基础研究等方面再创佳绩,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会议共安排10场大会报告,聚焦爆轰物理与装药安全性的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学者们就当前重点难点问题作了专题报告,北京理工大学王昕捷分享了高能炸药冲击孔洞热点形成机理;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周婷婷重点介绍了热力刺激下炸药响应机理与爆轰性能研究;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沈飞做了典型含铝炸药同轴复合装药爆炸释能特性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汤成龙分享了固体材料高温快速自燃规律及机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李淑睿介绍了多因素影响下PBX炸药冲击起爆性能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张明义报告了国外爆轰模型的验证与确认研究进展;北京理工大学张腾分享了从炸药微观化学反应机理到宏观爆轰性能的跨尺度计算;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宋清官介绍了基于反应两相模型的金属化炸药爆炸释能特性研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张光亚做了X射线多衬度成像技术及其应用展望;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楼建锋介绍了弱冲击作用下装药损伤断裂的数值模拟研究。与会专家围绕报告内容展开深入讨论,交流气氛热烈。本次研讨会为国内爆轰研究领域的学者搭建了高质量的交流平台,有效促进了相关单位与学者之间的融合协作。会议期间,爆轰专业组还就未来学科发展方向及下一届研讨会的筹备工作进行了深入讨论与部署。

图片5.png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25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