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南地区力学青年学者学术沙龙在岳阳成功召开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3日    来源:

2025年4月18日至20日,第七届中南地区力学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活动在岳阳成功召开。活动由长沙理工大学和中国力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共同承办,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协办。活动重点探讨力学前沿领域与工程应用,旨在促进青年力学教师、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分享最新力学研究成果并推动其在航空航天、土木、机械、生物、新材料、环境、交通等领域中应用。本次学术沙龙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11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沙龙开幕式由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王磊教授主持。

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胡永乐教授致开幕辞。胡永乐对全国各地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并介绍了长沙理工大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本次会议的举办为各兄弟院校交流合作搭建了平台,希望各位学者携手共进,为推动力学与各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曲绍兴教授代表学会致辞,他传达了学会理事长何国威院士重视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意见,并详细介绍了学会在青年人才项目衔接培养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创新举措。

沙龙发起人之一,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仲政教授对承办方的精心筹备表示衷心感谢,并期望参会代表能够充分分享研究成果与心得体会,共同推动中南地区青年力学工作者与力学研究的蓬勃发展。

长沙理工大学韩艳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胡元太教授分别受邀主持大会特邀报告环节。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仲政教授带来了题为《数据驱动的材料疲劳寿命研究进展》的特邀报告。他深入介绍了团队在数据驱动力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数据驱动方法在材料疲劳寿命预测领域的理论创新、技术路径及实际应用情况。

西北工业大学邓子辰教授做了题为《基于辛算法的空天结构分析与设计》的特邀报告。他介绍了团队近年来在轨道-姿态-结构全耦合精细化动力学建模、辛算法在计算效率以及物理特性预测、基于辛算法的折纸结构展开过程的动力学建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浙江大学曲绍兴教授做了题为《水凝胶强韧化抗疲劳设计策略:水调控》的特邀报告。他介绍了团队在水凝胶强韧化与抗疲劳设计领域提出的低交联与脱水诱导缠结策略和水凝胶类共价键强氢键网络修补通用策略,为开发兼具高强度、高韧性和抗疲劳性的新型水凝胶提供了理论框架。

华南理工大学汤立群教授做了题为《两类可压缩材料的新本构模型》的特邀报告。他介绍了团队在非密实金属与可压缩聚合物两类可压缩材料本构模型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其将金属物理与连续介质力学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Deshpande-Fleck模型对椭圆屈服面的经验依赖。

中南大学李显方教授、中山大学朱文鹏教授、郑州大学徐广涛教授和同济大学赵莹研究员分别受邀主持了九位优秀青年学者专家的邀请报告。

湖南科技大学孙洪鑫教授做了题为《惯质阻尼器力学性能及斜拉索减振研究》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阳倦成教授做了题为《磁约束聚变相关液态金属磁流体力学研究》的报告,湖南大学任毅如教授做了题为《飞行器吸能结构与耐撞性设计研究进展》的报告,石家庄铁道大学聂国权教授做了题为《压电半导体结构的接触问题》的报告,湖南迈曦软件有限责任公司崔向阳教授做了题为《自主CAE软件研发探讨》的报告,西北工业大学高传强教授做了题为《飞行器激波抖振的气动弹性问题及控制研究》的报告,华中科技大学杨万里助理研究员做了题为《压电半导体结构中的耦合波动研究》的报告,广西大学丛云跃助理教授做了题为《细长柔性结构的涡激共振动力学与边界共振调谐》的报告,长沙理工大学马佳副教授做了题为《弹炮复杂表面接触碰撞动力学智能建模方法研究》的报告。跨领域力学学术思想交织碰撞,精彩纷呈。

本次学术沙龙活动成果斐然,资深专家分享了力学学科最新成果与前沿动态,青年学者也踊跃展示自身研究,增进了学者间友谊,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创新思维,为力学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会议最后,长沙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韩艳教授宣布,下届会议将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承办。


“中南地区力学青年学者学术沙龙”系列会议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仲政教授、湘潭大学郑学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振环教授、中山大学郑跃教授联合发起,迄今已成功举办七届。

1745395360762570.jpg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16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