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林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9日    来源:

1758253498529542.jpg 姓名:傅林             专业专长:可压缩湍流和计算流体力学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8年10月


 职称:助理教授(港澳)/研究员    工作单位:香港科技大学


 

教育及工作经历:

2010年和2013年于西北工业大学分别获得本科和硕士学位,2017年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以 “最高荣誉(Highest Distinction)”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1月起,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湍流研究中心(Center for Turbulence Research)进行为期三年半的博士后研究。现任香港科技大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与数学系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可压缩湍流、计算流体力学、计算数学。

社会任职:

担任流体力学权威期刊《Physical Review Fluids》(PRF)和《Acta Mechanica Sinica》(AMS)编委,计算数学期刊《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AAMM)副主编,《Advances in Aerodynamics》(AIA)、《空气动力学学报》及《实验流体力学》青年编辑委员会成员(Youth Editorial Board Member)。同时,担任40多个本领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包括《PNAS》《JFM》《PRF》《JCP》《SISC》《CMAME》等。

主要成绩

针对高超声速流动的研究难题,通过深入探究基本流动机理,不断提升真实复杂工程中高超声速流动的模拟能力。主要成果如下:

1.  离散双曲型守恒律的高精度数值格式:提出了目标本质无振荡(TENO)格式,解决了传统WENO格式数值耗散大、鲁棒性差等缺陷,实现了对高超声速流动中激波间断和湍流小尺度结构的精确捕捉。

2.  高超声速壁面湍流的物理机理和建模: 揭示了激波—边界层干扰和可压缩湍流边界层中含能结构的物理机理,改进了基于预解算子的湍流线性预测模型;进而提出了广泛适用的可压缩湍流壁面律及新的壁模型,并发展了带壁模型的大涡模拟方法,实现了有传热可压缩湍流边界层的精确模拟。

3.   复杂边界流动模拟的高质量网格生成方法及高性能并行算法:提出了基于光滑粒子动力学的网格生成算法,解决了具有复杂边界的大变形流固耦合数值模拟难题;提出了原创的高效并行分区策略,开发了用于模拟高超声速流动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发布了2套高精度湍流模拟开源代码。

发表学术论文约100篇,包括《PNAS》《JFM》《JCP》《CMAME》《PRF》等。应邀开展讲座70余场,参加国际会议70余次。提出的TENO格式被斯坦福大学计算流体力学教科书《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Fluid Dynamics》(4th Edition)收录,并被植入8个开源计算流体力学求解器。获得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优青)”资助,荣获香港研究资助局(Research Grants Council, RGC)2022/23年度“杰出青年学者奖”(Early Career Award, ECA),该奖项在香港所有高校中仅7人获得。入选斯坦福大学与Elsevier联合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2、2023、2024)。


联系我们

电话:86 10 6255 9588

传真:86 10 6255 9588

邮箱:office@cstam.org.cn

邮编:100190

地址:北京市北四环西路15号

学会公众号

Copyright © 2025 版权所有 中国力学学会

网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05039218号-1    技术支持:中科服